Oracle学习:管理表的策略
作者:admin 日期:2009-04-26
设计表
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时,数据库管理员负责规划和建立表空间,而规划和建立表则往往是由应用开发人员完成的。应用开发人员设计表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在为表、列、索引的视图、同义词、触发器等与表有关的对象命名时,应该使用权有意义的名称,其格式要有利于区分这些对象。
<2>为了给用户和其它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帮助信息,应该使用权Comment命令描述表、列的作用.
<3>设计表时,应该使用权范式来规划每个表.范式分为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 范式越高,表的设计越规范.
<4>定义表列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和长度,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应该将可以取Null值的列放在后面.
<5>确定表中所需的完整性约束。
<6>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簇表以节省存储空间并提高特定类型的SQL语句的性能.
规划表的类型
在Oracle数据库中,存储用户数据可以使用标准表 索引表 簇表 和分区表.
标准表:数据按堆组织,以无序方式存放在单独表的表段中.这种表是最基础最常用的数据库表类型,是默认情况下创建的表.
索引表:数据是以”B-树”结构存放在主键约束所对应的索引段中.使用索引表时,索引叶子节点不仅包含了键列的数据还包含了其他非键列的数据。
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时,数据库管理员负责规划和建立表空间,而规划和建立表则往往是由应用开发人员完成的。应用开发人员设计表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在为表、列、索引的视图、同义词、触发器等与表有关的对象命名时,应该使用权有意义的名称,其格式要有利于区分这些对象。
<2>为了给用户和其它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帮助信息,应该使用权Comment命令描述表、列的作用.
<3>设计表时,应该使用权范式来规划每个表.范式分为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 范式越高,表的设计越规范.
<4>定义表列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和长度,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应该将可以取Null值的列放在后面.
<5>确定表中所需的完整性约束。
<6>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簇表以节省存储空间并提高特定类型的SQL语句的性能.
规划表的类型
在Oracle数据库中,存储用户数据可以使用标准表 索引表 簇表 和分区表.
标准表:数据按堆组织,以无序方式存放在单独表的表段中.这种表是最基础最常用的数据库表类型,是默认情况下创建的表.
索引表:数据是以”B-树”结构存放在主键约束所对应的索引段中.使用索引表时,索引叶子节点不仅包含了键列的数据还包含了其他非键列的数据。
Oracle学习:数据库规划
作者:admin 日期:2009-04-20
Oracle相对于SQL的复杂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DBA管理数据库需要事先有一个完善的数据库规划方案.
一.对数据库中可能包含的表和索引等方案对象的大小数量进行评估,确定所需数据库的空间大小并以此创建表空间.
二.对数据库所包含的操作系统文件的布局进行规划,结合数据库运行的特点来考虑它们在磁盘上的存放位置,以便适当均衡磁盘I/O操作,改善数据库性能.
三.考虑用Oracle管理文件的特性来创建和管理包含数据库存储的操作系统文件.
四.为新数据库选择全局数据库名称.在确定全局数据库名称的时候也需要确定数据库名和系统标识符SID,全局数据库是数据库在网络结构中最重要的属性,是其在网络结构中的名称和位置.
五.熟悉与数据库相关的初始化参数(初始化参数文件)
六.选择数据库字符集.包括数据字典中的数据都存储在数据库字符集中.在创建数据库时必须指定数据库字符集,若用户使用不同的字符集访问数据库,则需要选择包含这些用户的字符集的超集,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很方便地使用替代字符完成字符转化,节省时间.
七.选择标准的数据库块尺寸.
八.使用撤消表空间来管理撤消记录.
九.建立一套完善的备份和恢复策略或方案,防止数据库出现错误.通过多路复用技术保护控制文件,选择合适的备份模式并管理联机和归档的重要日志.
十.熟悉数据库启动和关闭实例
《活法》读后感
作者:admin 日期:2009-04-18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同时,创办“盛和塾”向年轻经营者讲授经营理论,为培养经营者倾注心血。
主要著作有《稻盛和夫的哲学》、《企业家成功之道》、《追求成功的热情》、《敬天爱人》、《愣头青的自传》、《稻盛和夫的应用科学》、《你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等
日本人的书我几乎很少看,除了《七龙珠》《阿拉蕾》《叮当》外,也就是大学时看了村上春树的几本名作.稻盛和夫这个人我也是看了这本书才认识的,但这不妨碍我以后一直会记着这位企业家。
稻盛和夫先生似乎对中国古典哲学比较推崇,在《活法》里面有很多次引用了中国老子及其它思想家的言论。同时先生也比重注重佛教,讲究因果得失,崇信善恶之报,行善积等,戒骄戒躁,这些都带有很浓重的禅味。这跟我之前看的几本国外的畅销书很不同,整个文章语言朴实厚重,没有什么太多的废话,一针见血的感觉确实很带劲。我是很喜欢的,至少在我平常做人处事方面,很多时候我也是这样去想的.当然,我做得很不够,就是说休行还不够火候吧。活着就要有一颗坚毅执忱的心,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身居乱世之中,就需寻求'活法',努力工作中体会人生真谛。心态决定命运,树立远大产想,实现精彩人生。每一个小标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安全.稻盛和夫先生以自己的经历及自己公司不断发展的经历来阐述一个个小观点。他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修炼灵魂,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我比较消极,我觉得人到头来就是一场空,灰飞烟灭,而他给出的最好的活法就是:不屈不挠工作 勤勤恳恳经营 孜孜不倦修炼 这些讲起来很简单,可人的一生要做到这些,却是如此的不容易。在这复杂的社会中,充满着五彩缤纷的诱惑,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交织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如何做好人生这台戏?认真过好每一天. 每一天都需要碰到新问题新事情,每一天都需要面对很多角色.很多人都是一个人扮演很多角色,一个人真正要一直保持自己的活法,实在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当然,也许这只是我对世界看得比较暗淡,可现在这种社会上能真正做朋友的又能有几个呢?同样,在工作上,表面上大家都是在工作,可真正为自己的企业着想的又能有几个呢?利益熏心的社会让每个人的私心越发地膨胀,也不断蚕蚀着我们的一点点善心善举。也许讲人生有点空洞,但现实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表面空洞实则乱世繁杂的东西。
老罗说过: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我也没必要乱七八糟地来解释我的人生了。
看过这本书之后,我联想到自己的公司。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中一直强调本分原则,我也被领导问过几次什么是本分。可大家都说不出来什么是本分。我感觉稻盛和夫书中的很多东西就是我们应该所要遵行的本分原则。我理解的本分就是一个人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身在其职,应尽其责.做事不投机取巧,做人诚信正直. 尽管我一直以这些来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但是我常常会感到迷惑,有些时候当你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别人不一定认为你是为他好,同样,当别人为我好的时候,我也在一些时候怀疑别人的动机。书中所说的"为社会和他人不妨牺牲一点个人利益",在工作当中应该是常碰到事情,可处理不发,反会被人误会,有时心中确实郁闷。不过现在也看得比较开了,也许是老了的缘故吧。
我想借用三个字来总结一下我对这本书的看法:真善忍
做人要真实要正直,要善待他人,要有率真的心,要有坚毅的心.
一些语句,摘录如下,与大家分享:
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为此,不屈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孜孜不倦地修炼,我们的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这样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生命只有一次,万万不可浪费,要“竭尽全力”、真挚、认真地或者——继续这种看似朴质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将旧貌换新颜,变成非凡的人。
对于世间万物都怀抱“凡事往好的方面着想”的利他之心,有爱心、不懈努力、顺应宇宙潮流就能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与此相对,憎恨、仇视他人,只顾利己之人,其人生将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若没有强烈的愿望,就“看不到”办法,成功也就不会向我们靠近。
磨砺心智所需要的“六个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戒骄戒躁
3、每天自我反省
4、感谢生命
5、行善积德
6、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人心三毒:欲望 抱怨 愤怒
居人之上者人格比才华更重要
只有自己辛苦赚取的钱财才是真正的利益.
身体力行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与其突然为明日烦恼、孜孜不倦地计划未来,不如首先倾注全力充实每一个今天。这才是实现梦想的最佳有效途径
2009年推荐的第一本书.值得认认看看。我现在在看第二遍。
Web开发电子期刊2009年第4期(总第32期)
作者:admin 日期:2009-04-09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作者:admin 日期:2009-04-06
这本书是我2009年开始看的第一本闲书。今年给自己安排的任务比较多,加之自己的本本键盘坏了,这三个月来的双休几乎都在公司度过(一般双休睡到中午十二点起来直奔公司吃饭到晚上十点半左右回)。
这个星期我也在寻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需要作出一定的改变。恰巧卡上仅有的十几元钱,在当当订购了这本书,虽然快一个月了,也就是晚上睡觉前拿出来大致翻着来看了。
当下的力量.我个人感觉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就是:
珍惜现在,对生活要处之泰然,要有点阿Q的精神,但又不能过分.要懂得享受生活,也要懂得规划生活.
我对书中这句话感受很深,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八零后为什么心存焦虑的感觉吧.